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艺术学院(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简称“南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也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首,艺术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教育部“双万计划”、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省首批新型重点高端智库,南艺催生了中国最早的艺术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美术、音乐、舞蹈、理论、戏剧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艺术学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2月14日
南京艺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艺术学学科门类下全部五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艺术院校。学校五个一级学科全部入选“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
1912年,刘海粟先生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2年,颜文樑先生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52年,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合并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升格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
目前在校生总数12000余人,教职工1140余人,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4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60余人。学校现有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8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13人。
学校设有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舞蹈学院、传媒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高职院(成教院)、国际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设有艺术研究院、学报编辑部、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美术馆、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图书馆、社会教育学院、国际博物馆学院、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等直属单位。
学校以艺术学门类为主,以管理学、文学等门类为辅,现设有41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国画、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学、美术学、绘画、舞蹈学、动画、艺术史论、音乐学、环境设计、工艺美术、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文学、书法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影视摄影与制作、雕塑、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艺术与科技、文化产业管理等24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位列全国艺术院校第二;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管理、录音艺术、摄影、文物保护与修复、舞蹈编导、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告学等10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校重视教育教学改革,成绩显著。“美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画技法》《油画技法》《中国美术史》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学学科为全国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艺术材料与工艺”“文化创意与综合设计”等2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手工艺课程实验教学实验室、数字音频教学实验室、版画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影视制作实验教学中心、工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现代雕塑综合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虚拟现实艺术实践教育中心、传媒艺术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8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两门课程获评江苏省首批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四美四育’美育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获评江苏省高校思政精品项目。
近年来,学校主动顺应国家社会发展战略和新文科发展要求,在巩固传统艺术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把握艺术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积极推动艺术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融合,成立“元宇宙艺术与设计研究院”“讲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研究院”“听觉感知与视听融合实验室”“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创新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努力打造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中国艺术与国际传播相互促进的科研创作与人才培养示范平台。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2]19号)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发布我校2023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1. 本科学制
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8年。修满学分,到达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规定条件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学士学位。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2、招生专业及计划
2023年计划招收4人;具体分专业招生计划数见下表:
学院 |
专业(方向) |
专业招生计划数 |
录取批次 |
报名条件 |
人文 学院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1 |
普通类 |
语文、英语达到前标级,数学、社会达到均标级(含)以上 |
文物保护与修复 |
1 |
普通类 |
||
艺术教育 |
1 |
普通类 |
||
文化 产业 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 |
1 |
普通类 |
语文、英语达到前标级,数学、社会达到均标级(含)以上 |
注:1.各专业计划视报名及录取情况统筹使用。
2.具体专业介绍请登录南京艺术学院相关学院网站查询。
3.学费及住宿费用按学校统一规定执行。
*各专业文理兼招,原则上各专业招生数合计不突破总计划数。
二、报名
(一)报名条件:
1.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积极拥护“一国两制”方针,遵守中国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品德良好。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3.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4.当年学测成绩满足本简章中相应专业的报名条件。
(二)报名时间: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
(三)报名方式:
1.考生登陆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报名材料如下:
(1)基本信息:报名表+其他。
报名表:考生在系统内填写所有基本信息(简体中文填写)。
其他:免冠证件照(格式:JPG)+通行证/居住证扫描件+身份证扫描件+诚信承诺书(系统内下载)扫描件。(格式:PDF或图片)
(2)附件材料: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系统内下载)+“高中在学证明书”或“高中毕业证书”扫描件+“高中成绩单”扫描件+个人陈述及中学阶段课外活动、个人兴趣特长等相关证明材料。(格式要求:PDF或图片,个人陈述及课外活动等证明材料请放到一个PDF文件中)
注:个人陈述内容包括对大学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计划和设想、希望到南京艺术学院深造的理由等,字数1,000字之内。有关活动证明、获奖证书、公开发表作品和其他有关证明材料扫描件。
2.考生务必在规定的申请时限内,完成系统报名。
3.报名考生如需面试,学校将另行通知本人。
4.考生填报志愿、材料审核、录取安排等事宜详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
三、录取
1.学校根据考生学测成绩、高中成绩、报名材料及面试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择优录取。
2.拟录取名单将于报名系统中统一公布,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陆系统查询确认,如有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须于6月21日至25日期间登陆系统查询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3.考生确认录取后,我校于2023年7月下旬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学校地址、邮编、网址及联系电话
学校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
学校网址:http://www.nua.edu.cn/
邮政编码:210013
招生网址:https://zhaosheng.nua.edu.cn/
学校招办:025—83498055
咨询电话:025—83498038
联系邮箱:zsb@nua.edu.cn
五、违规处理
1.考生须确保提交的材料及信息真实、准确、完备,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核实,取消其报名及录取资格。
2.新生入学时,我校将对被录取的考生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对在报名考试、录取过程中被认定为违规的考生,将严格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资料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南京艺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学校座落于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南京主城区内,置身在传统与时尚有机交融的都市文化圈中。作为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奠基人刘海粟先生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2年,颜文樑先生在苏州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这两所中国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与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于江苏无锡社桥合并成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2月8日完成合并工作,该日即为南艺校庆日。1958年华东艺专迁址南京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1967年迁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1978年,获准为全国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与时俱进,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成为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学校现设有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舞蹈学院、传媒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艺术研究院、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学报编辑部、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艺术教育高等研究院、美术馆、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图书馆、社会教育学院等9个直属单位。设有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流行音乐、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中国画、文物保护与修复、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广告学、艺术教育、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39个本科专业。
学校目前在校生总数11000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70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00余人,博士生导师60余人,硕士生导师200余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百余人。其中,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召集人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副主任委员2人;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荣获江苏紫金文化奖章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5人;入选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社科英才、优青”“紫金文化创意英才、优青”等百余人。
学校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艺术学学科门类下全部五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等院校。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五个一级学科全部跻身前六。其中,美术学获评A等级,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获评A-等级,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获评B+等级;A类学科达到学校学科总数的60%,居全省第一;4个学科全省排名第一。2018年五个一级学科全部入选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三期建设项目。2015年以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5项(《中国设计思想及其当代实践研究》《中国特色艺术智库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新美术运动》《中国画学研究》《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重点项目7项;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35项;获省部级科研项目106项;获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项。学校一批研究机构获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一批研究团队获批省级优秀创新团队。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音乐与表演》版入选2020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美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画技法》《油画技法》《中国美术史》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画、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学、美术学、绘画、舞蹈学、动画、艺术史论、音乐学、环境设计、工艺美术、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文学、书法学等1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动画、艺术设计、绘画、音乐学、表演等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学学科为全国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艺术材料与工艺”“文化创意与综合设计”等2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手工艺课程实验教学实验室、数字音频教学实验室、版画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影视制作实验教学中心、工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现代雕塑综合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虚拟现实艺术实践教育中心、传媒艺术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8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毕业设计(论文):参数化设计与建造》《动画基础》获评江苏省首批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新文科艺术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新形态教材建设”“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新型产品设计专业及课程建构”两个项目被立项为首批江苏高校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省级重点培育项目;2014年,获批立项建设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紫金文创研究院成为江苏省首批新型重点高端智库,跻身全国A级智库;2018年,成立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艺基地,积极推动新思想的理论阐释、传播和教学。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多次被国内重要媒体评为全国十大艺术机构、十大美术馆。
近年来,学校在国内外重大艺术创作展演中硕果累累。教师编剧动画片《大禹治水》获第15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26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电视动画节目奖;获全国美展金银铜奖8项,“金钟奖”金奖2项,“文华奖”金奖1项,全国声乐比赛金奖1项;教师编剧出品的电视剧《大清盐商》荣获第30届“飞天奖”和第28届“金鹰奖”荣誉提名奖;获全国舞蹈比赛二等奖1项;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奖;12件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1部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2人获“中国音乐小金钟二胡新星”称号;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3项;在中国书法兰亭奖、“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等活动中斩获多项大奖。复排大型反战歌剧《秋子》,创作和平颂--多媒体音诗画交响音乐会、原创舞剧《十二秒》、原创音乐剧《古今流觞》等,牵头排演全省高校大型舞蹈诗剧《阔步新时代》,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学校积极投身国家和地方文化建设,圆满完成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亚投行新标徽和启动装置设计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国家公祭鼎和亚投行启动装置揭幕;圆满完成国庆70周年江苏彩车“江苏智造”、世界语言大会视觉系统、江苏发展大会会标、2018羽毛球世锦赛标志、中国医疗保障官方标志及徽标、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标志、南京地铁壁画等设计任务。自2016年开始,南艺“520毕业展演嘉年华”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营造了“一校展演、全城盛宴”的浓厚艺术氛围,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共文化艺术活动。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艺术学院秉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上海美专董事局主席蔡元培先生确立的“闳约深美”办学理念到刘海粟先生提出“不息的变动、不息的改造”办学精神,陶甄了一代代优秀的艺术人才。刘海粟、颜文樑、陈之佛、谢海燕、臧云远、黄宾虹、傅雷、贺绿汀、张大千、朱屺瞻、潘天寿、丰子恺、吕斯百、黄镇、吴印咸、沙飞、董希文、赵丹、吕凤子、陈抱一、俞剑华、程午嘉、刘汝醴、温肇桐、陈大羽、黄友葵、盛雪、甘涛、洪潘、刘少椿、程十发、罗尗子、苏天赐、林树中等名家大师曾在这里执教或学习。他们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崛起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也为南京艺术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主动顺应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把“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他们在艺术教育、艺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产业等方面成就卓然,影响深远。
2018年12月,学校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吹响了不断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前进号角。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高质量发展战略主题,在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实践中,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追求“国际一流”、突出“综合优势”,主动融入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资料来源:南京艺术学院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6月
南京大学 | 苏州大学 |
东南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常州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河海大学 | 江南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医科大学 |
徐州医科大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财经大学 | 南京艺术学院 |
常州工学院 | 扬州大学 |
金陵科技学院 | 南京审计大学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昆山杜克大学 |